上了年紀(jì)的老梅城人都知道,梅城下市華僑大廈前梅江河唇處的碼頭被稱作“水打伯公”。 舊社會過番(出南洋)的人,都是由這里坐小火船(俗稱“火煙仔”)到松口,轉(zhuǎn)坐大火船至汕頭乘過番海船。
舊時人們在此河唇旁立有河唇伯公神位,供大家祭拜。因這里地勢較低,一下雨河水漲起時就會淹到河唇伯公,時間長了,此處的河唇伯公便被叫成了“水打伯公”,碼頭也就被稱作“水打伯公碼頭”。因許多落水者在這里獲救,“水打伯公”的香火自然較旺。梅江河岸歷經(jīng)幾次改造時,“水打伯公”都有熱心人主持遷移安放。
1965年梅江橋大規(guī)模改造(加寬、加高、加引橋)時,曾在“水打伯公”碼頭往對岸臨時修建一座浮橋(用許多木船橫河連接在一起,鋪上厚木板),方便人們通行。
“水打伯公”旁,臨河生長著一棵大榕樹,約需三幾個人才能合抱過來,根基牢固,樹干斜傾在河上空。榕樹下是岸上人們和河上船家乘涼的好地方。
在大榕樹旁曾有一個簡陋的木屋,據(jù)說木屋的主人叫薛家昌,在木屋內(nèi)做茶葉、煙絲等小買賣維持生活。據(jù)傳,革命戰(zhàn)爭年代,他在松口掩護(hù)過葉劍英等同志?;蛟S因此早年梅江兩岸城市建設(shè)和防洪改造時都沒有動過這木屋和大榕樹。約在1982-1983年,在建造江北防洪堤時,這木屋和大榕樹才沒了蹤跡。(饒釗宗)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打賞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