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樓”位于江北老城內(nèi)鳳尾閣,是清康熙翰林李象元告老還鄉(xiāng)后,為安享晚年和為子孫后代治學(xué)而建。在大門碑記上記載著李象元把這里命名為“御書樓”的來由:公元1702年,康熙御賜李象元其御書《王昌齡齋心詩》,李象元在樓建成后將《王昌齡齋心詩》懸掛于樓中,并以“御書樓”名其宅,當(dāng)年樓內(nèi)還放置了御賜的松花綠石硯一方,故御書樓的堂號叫“賜硯堂”。
李象元的兒子李業(yè),也在為其撰寫的墓志銘作了記載:“恩賜康熙御筆抄錄《王昌齡齋心詩》一幅。書后批字:‘尋章摘句華麗詞藻,非帝王之本。朕二十余年未嘗咎刻少釋,萬幾自警有始有終之誚,念茲在茲也。政事稍暇頗好書射,歷年以來臨摹間距,賜予卿等觀看……’十一月南書房官員御前比試詩詞:賦詩得《梅須遜雪三分白》七言律詩一首。先父的詩中寫道:‘梅花雪片共含春,素質(zhì)清姿各自新。踈瘦寒葩堪比玉,霏微冷艷更離塵。同承天澤原無競,靜玩瑤華卻有真。調(diào)鼎資梅耕賴雪,容顏雅異德仍均?!娭械莱鱿雀父袊@皇恩、忠心耿耿之情懷,深得康熙喜好,擢定先父之詩詞為第一。同年冬天,康熙詢問朝內(nèi)九卿,有關(guān)各省科舉大考典試之清廉情況,朝內(nèi)眾卿僉以山東省最為公平秉公第一答對??滴跛氖辏ü镂茨?,公元1703年)正月,康熙帝恩賜松花綠石硯一方。先父恭恭敬敬撰寫詺詞:皇帝之錫,筠姿玉質(zhì),異韞輝山,文明是弼……”
御書樓為三堂一橫屋結(jié)構(gòu),上堂和橫屋為兩層樓,占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外大門的樓匾上寫著“御書樓”,內(nèi)大門上方寫著“賜硯堂”。還居住在這里的李象元后裔李松告訴筆者,清末太平軍進攻嘉應(yīng)州時,用棺材裝滿炸藥炸開北門后攻入城中,進入北門的太平天國軍隊把放在御書樓上堂閣樓的松花綠石硯從樓上摔下,綠石硯就這樣被毀了,而原本掛在中堂的“賜硯堂”牌匾也在“文革”大煉鋼鐵時被煉掉了。
在內(nèi)、外大門中間,有個由一橫屋圍成的小院,小院內(nèi)的照壁和古井都還保存著,還有以前拴馬的地方,照壁已斑駁脫落,拴馬的地方也被改建成廁所。上堂的閣樓正是當(dāng)年李象元掛御賜《王昌齡齋心詩》和松花綠石硯的地方,里面廣集經(jīng)典,藏書極富。手不釋卷的李象元每天都要在閣樓里看書,晨夕恪瞻康熙御筆抄錄的《王昌齡齋心詩》。
中堂是李象元為慕名前來求學(xué)的李氏及鄰近子弟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地方,后進問業(yè),他均細(xì)心析疑解惑,給他們上課不收分文,“御書樓”成了他創(chuàng)辦的小型社學(xué)。李業(yè)記載道:先父從京城回到梅州后,購置土地在本城之北金山之麓,修建書房曰之‘御書樓’……數(shù)十年閉戶觀書寫字,寢睡早起無不在其間距之下。先父聽聞別人家中有異別之書,必去殷勤商討借來抄錄。入京通籍后,購置經(jīng)史子集及一切偏旁書籍甚富。雖已年過七十,還繼然手不停披錄,目不停閱書。先父的愛好就是如此!計癸未(1703)至今,先父辭官棲遲林下四十余年,先父其本人與同友交往,切磋學(xué)術(shù),取得功名事業(yè)彪炳當(dāng)代;門生弟子中多有后來官居顯位,取得顯要成績者。(陳書玲)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打賞支持一下!